點擊領取>>>小初高作文寫作全攻略+技巧+經(jīng)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資料
作家夏衍講述了一個故事:人的頭蓋骨結合得非常致密、堅固。生理學家和解剖學家用盡了一切的方法都沒有成功。后來有人把一些植物的種子放在里面發(fā)芽,最終將一切機械力所不能分開的骨骼,完整地分開了,這就是《種子的力量》??v觀中國文明發(fā)展史,中國人的品格里就具有這樣的文明力量——韌性。 所謂韌性,就是不易折斷的特質;中華文明的韌性就是中國人頑強不屈、百折不撓的精神表現(xiàn)?!皣也恍以娂倚遥x到滄桑句便工?!痹诼L的文明發(fā)展史中,中國民族的脊梁總能保持文明的韌性和正氣的風骨,成為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。屈原雖然被讒佞挑撥離間而離開朝廷,但卻留下了“長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艱”的《離騷》名篇,毅然決然地縱身投入汨羅江中,用生命書寫了文明的正義之篇;岳飛為了抗擊金人,捍衛(wèi)民族的文明火種,十二道金牌也換不回頭,勇往直前,從不懼怕“莫須有”的罪名…… 文明的韌性需要中華兒女的犧牲和奮斗來澆灌。許多革命烈士為了紅色真理,用自己大無畏的品格,捍衛(wèi)著文明的尊嚴。日本自恃軍事強國,曾一度掌控東三省,欲用槍炮摧毀中華文明。革命烈士方志敏北上抗日,卻被捕犧牲,但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文明贊歌《可愛的中國》。像方志敏這樣的人格品質,如趙一曼、邱少云、黃繼光、董存瑞等等,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無不是文明韌性的組成分子。 文明的韌性是自強不息、艱苦奮斗精神維系的。當代時代先鋒,為了文明的繁榮,莫不是以身許國。被號稱為“天眼之父”的南仁東,拋棄國外高薪,為了文明的價值,返回祖國進入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工作,是負責FAST的選址、預研究、立項等的首席科學家、總工程師,跋山涉水,披星戴月,吃苦奉獻,身先士卒,幾經(jīng)周折,玉汝于成,終于,他帶領團隊,在貴州省平塘縣城西南部群山中,建成了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(FAST),被號稱為“中國天眼”。這是文明品格里面的自強不息、艱苦奮斗的精神。 在新時代的今天,大國工匠層出不窮,時代英雄紛紛涌現(xiàn),特別是面對國外文明技術的封鎖,一大批“中國芯”正在挺身而出。中國民族的文明韌性,在優(yōu)秀的中華兒女身上不斷演繹和點燃。曾經(jīng),我們能“黃沙百戰(zhàn)穿金甲,不破樓蘭終不還”!相信未來,我們一定會“乘風破浪會有時,直掛云帆濟滄?!?!
聲明:本文信息來源于網(wǎng)絡整理,由網(wǎng)站團隊(微信公眾號搜索:北京小學學習資料)排版編輯,若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管理員刪除。

掃碼添加“家長論壇”微信好友(微信號 16619908263)
獲取小初高作文寫作全攻略+技巧+經(jīng)典素材及使用范例素材資料
咨詢北京小初高作文課程請撥打電話 16619908263 (同微信號)
0 個回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