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永遠也學不好語文
換換口味,聊聊語文學習的事情。
為什么說你永遠學不好語文?是因為太難么?
呵呵,這世界上哪有什么事情能特么比數(shù)學還難?
那為什么學不好?
因為數(shù)學這個東西大家都承認需要天賦,語文這個東西大家都覺得不要天賦。
那么語文學習到底要不要天賦?
你給我寫一個人生得意須盡歡,莫使金樽空對月來看看?你給我寫一個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來看看?
你除了會說臥槽好爽,臥槽好美,你還會說啥?
同樣的情,同樣的景,李白喝高了留千古名句,你喝高了吐一地;王勃去了趟滕王閣寫得人家領(lǐng)導由怒轉(zhuǎn)喜,你去了滕王閣連到此一游都嫌棄你。
常用漢字三千多個,新華字典收錄的不過8500字左右,人家排列組合就能妙筆生花,你就XXXX。
任何一門課學好都要天賦,也都需要韌勁。相對數(shù)學學習來說,語文的學習難度確實要低一些,但是想學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。
不過和數(shù)學不一樣,數(shù)學不會就是不會,給你方法了你也不會;語文的話方法給你,無非快一點慢一點,總歸是能緩慢提高的。
問題出在哪里?
堅持不下去。
三個字教你學好語文,不是吹牛逼,是真實有效的那種。誰告訴我三個字學好數(shù)學真的大耳刮子抽他,然而語文三個字真的能學好,而且學的很好。
這個秘訣就是:背字典。
你行么?
相信一堆家長跳出來說你這什么破招?就你這樣還講語文?滾回去講你的數(shù)學吧。
在下語文高考137,不知道有沒有資格來講講?(一片寂靜)
連字你都認不全來跟我講學好語文?
你放心,我要求學生做到的,我自己就做過:我就是背字典所以語文才好的。
要學東西都是要吃苦的,然而吃的苦是不一樣的。數(shù)學的苦,在于想,不能埋頭機械練習,你要一邊練一邊悟。語文的苦,在于機械積累,積累到一定量了,自然就悟了。
張無忌小時候哪懂什么武學,謝遜怎么教七傷拳的?就是耳光。你給老子背,背不下來就是一記ni光,冊那真的打哦~謝遜那個武功哦,耳光哦!
后來張無忌學明白了乾坤大挪移,瞬間七傷拳秒懂。這就是積累到位了。這段和語文學習非常的像。
語文中最大頭是什么?作文。作文怎么寫得好?背的好好好好好好文章多(注意是好文章多,不是文章多),經(jīng)歷的事兒多,寫的文章自然就好。
我至今記得小學的時候語文老師上的一堂生動的作文課。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,她在黑板上寫了一句話:夜深了,河水______地流著。然后問我們該填什么合適。
我們就七嘴八舌啊,就說歡快啊、像二次函數(shù)那樣啊、幸福啊,等我們說完了,語文老師說了,同學們說得都不錯,不過用靜靜地似乎更好一些。
轉(zhuǎn)念一想,是啊,夜深的時候,萬籟俱寂,只有河水在那邊有響動,此時的聲音更加襯托了周邊的安靜,所謂蟬噪林逾靜,哎呀當時就拍案叫絕(小學五年級的我知道蟬噪林逾靜難道不值得你們的掌聲么)。
然后老師又說了,這個靜靜地流著是她以前一個學生填出來的,因為這孩子很苦,但是很愛讀書,他曾經(jīng)有段時間流落街頭,在橋洞底下過了一夜,他是真的聽過夜深的河水。
我們都不說話了。
有些東西,你沒經(jīng)歷過,你沒有積累,就永遠都寫不出來。
生活中的積累相對還容易一些,但是遣詞造句的積累那就難了。背字典有幾個好處:一是磨性子。其實講道理,字典真沒多少字,以前考科舉,四書五經(jīng)加起來好幾十萬字,佶屈聱牙,新華字典的解釋起碼現(xiàn)在看起來還是通順的很的,所以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難背。
二是漲本事。背一個字,順便把解釋背了,字也認了,字的意思也明白了,關(guān)鍵問題是:你知道新華字典是多少牛人智慧的結(jié)晶?說是現(xiàn)代漢語最規(guī)范的語法也不為過。你寫得文章沒有錯別字,語句通順,都不用文采就能干掉90%以上的人。
而且背字典和背好詩好文一點也不沖突,總之就是背背背,沒有這樣大量的積累,還想把文章寫好?
做夢去吧。
當然語文學習同樣需要天賦,聰明的娃真的學啥都快,只不過天賦高低在語文學習上的作用沒有數(shù)學那么明顯。語文不需要太高天賦,單靠日積月累也能有小成的,數(shù)學你就想都別想。因為數(shù)學這個東西是有客觀標準的,語文沒有,你哪怕一點自己想法都沒有,但是就是記得多,光掉書袋就能震驚一票人了。
寫不出僧敲月下門,寫個僧推月下門其實也很不錯了。甚至于在某些情況下,我覺得僧推月下門也許更符合生活呢?
所以方法給出了,讓娃背字典去吧,新華字典就可以,我看看有幾個能做到的?
99%就立撲了,那還說啥?
其實很多家長要的就是速成法,做的越少越好,效果越快越好,要是有這樣的好事麻煩您教教我?
當然,如果有家長看了本文以后相信我說的,回去讓孩子開始背字典了,那么請堅持,三天以后不背了回頭沒效果別賴我,這個鍋老子可不背。
沒有找到相關(guān)結(jié)果
0 個回復(fù)